•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查看作者
    •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1999年,周源成为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入学初期,周源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比尔·盖茨传《未来之路》,这是他的创业冲动之源。

      当时,周源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在攒钱买电脑,但普遍的用途仅仅是打“星际争霸”和看视频。他决定和另外几名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一起组建一个计算机服务部。周源把组装后的电脑卖给其他系的学生,学生也可以直接到服务部订购组装的电脑,同时如果成为服务部的会员还可以听关于电脑硬件的常识讲座。

      周源大一时成立起来的计算机服务部一直持续到大四,“当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觉得能天天折腾电脑就挺好玩,编程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

      1999 年冬天周源在成都到北京的火车上与人讲起自己的理想,准备写程序到 35 岁,然后去研究天文。对方摇头笑说,这不现实,程序员能挣多少钱?“我当时心想,这不是关于赚钱的事,而是对世界的看法。”

      2003年,周源留在东南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开始工作

      2004年,周源前往上海一家加拿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工作,负责数据库接口的开发。做了一年工程师,周源发现自己虽然很喜欢写代码、当工程师,但这离他最初“开一家科技公司”的想法距离很远。

      2005年,周源辞掉了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到北京成为了《IT经理世界》杂志社的一名记者。当时的周源以期通过在杂志社工作拉近他和他最初想象的世界之间的距离。2007年冬天,周源加入了一个极客俱乐部Apple4us。这是由当时在《环球企业家》做总编助理的张亮发起的一个群体博客。Apple4us.com最初只有几个爱好者在讨论苹果接下来会发布什么新产品,但随着时间推移,张亮找来了大量新作者。开始是几个软件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后来又出现了数学研究者、时尚界人士和几位作家。质变发生了,“Apple4us 的作者像一群知识野蛮人,在一起提出问题,经历激烈脑力碰撞后,进而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周源回忆。张亮后来成为知乎联合创始人之一。

      但在做了两年记者后,周源发现这仍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他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可以发现、采访、写作和发表,但他无法去验证,不是那个让事情发生的人。于是,他开始创业。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次创业

      2008年,周源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始的想法是利用模拟人行为的机器人做淘宝这种大型网站的压力测试工作,后来实际操作中发现技术难度比较大。又听取一位朋友的建议,做了帮企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用的管理软件Meta 搜索。虽然经过转型的尝试和1年多的努力,由于资金原因,周源的第一次创业却失败了。公司关门那天,周源哭了。他把公司剩下的东西,桌子、椅子、电脑、白板全都送给了和他一起走到最后的团队成员。

      多次尝试失败后,周源进入了自我调整期。他去了西藏,想换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时空释放积累在大脑里的信息,让自己不再陷入具体细节之中,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可以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验证失败以后,你变得不再相信自己,那时一个人会变得很失落。所谓的调整就是你的想法可能没有得到实现,但是你依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或其他机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在经历 Meta 搜索创业后,周源开始对做产品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他决定要做自己就是用户的产品。周源想起了和之前的Apple4us.com网站,他开始思索如何去验证将Apple4us 扩大1000倍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取一个文章标题,其他有兴趣的人可以共同来完成剩下的内容。

      “经历过失败,我意识到创业的人生依然像打怪升级,但它并不是一次 Game Over 就终结的游戏了,而是一场无限进行下去的游戏。“2010年6月底Meta搜索关门后,此时30岁的周源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调整自己,8月份,他开始做知乎。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次创业——知乎

      2010年夏天,周源去创新工场找做记者时结识的张亮和黄继新交流,这次交流给周源很大启发及思考,虽然创业两年有了一些积累,但还感觉缺少创业的知识和经验。

      而这一次的交流,也开始让他重新思考。结合他们之前创办Apple4us的经历,周源很早就在想,有没有一个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方法,让大家可以在交流的同时,学习到好的东西?如何更大规模的产生高质量信息?这时国外有一款叫 Quora的新产品走进了周源的视线,这款由Facebook前雇员开发的SNS问答社区让他开始思考全新的内容创造及传播机制,思考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关注关系。“我发现有一个网站非常打动我,就是Quora。因为这个网站除了关注人以外,还能关注到知识和思考,能产生和沉淀好的内容。但Quora不支持中文,甚至连中文输入都不可以,这是驱使我去做的直接原因”

      2010年8月,周源开始做知乎。“我们希望做出一种产品,帮助大家组织和分享知识经验。大家有问题,可以来这里提问,整个社区能帮着找到能够回答的人。同时,这些内容可以沉淀下来——这就是知乎的想法。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周源一平方米左右的办公位紧邻知乎另一创始人李申申的办公桌。这个团队最早只有五六个人,创业初期,这些人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回家,或者就睡在公司旁边的旅馆里。

      最初,知乎的名字成了让周源头疼的第一件事。最开始他们都把思维集中在问和答上,想出了100 多个名字,比如“问事儿”“提问题”“大声问”什么的。“不过,这些名字都有点不痛不痒,缺少兴奋点。”周源回忆。

      直到某天下午 6 点,周源正在三里屯找地方吃饭,知乎团队成员张亮的一条短信跳进他的手机,“知乎者.com ”。这个名字在周源的大脑里盘旋了几小时后,他给所有人都发了一条短信,上面只有两个字“知乎”。

      “招募新员工和融资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周源扶了扶眼镜继续说。当时有一位投资经理找到周源,问他知乎当年会有多少用户。他告诉对方,“两万。”投资人借故接了个电话就走了。“我其实很想告诉他,流量和规模不是知乎的目标。”周源认为知乎不仅仅是要找到一笔资金,而是要找到更合适知乎的投资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找投资人上面,这不是比谁给的钱最多,而是谁更理解和相信知乎。”

      知乎招聘到前四个工程师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时招人的过程就跟卖保险差不多。他采用的方式是主动出击,白天发邮件,晚上打电话,“一开始别人并不知你是谁,加上还创业失败过,要做新的事情需要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团队的招人过程也变得相对艰难,唯一可以参考的是你相信这个事情会对更多人有价值 。”周源说。

      知乎从2010年12月19日开始运转进行内测,40多天后正式发布上线,几个月后,知乎微博的评论区和邮箱里就塞满了索要邀请码的留言和来信。

      知乎会议室的白色写字板上列着几条工作计划和一般人看不懂的代码,从知乎出现的那一刻起,周源说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泡在这个社区里,提问或者回答问题。

      虽然人们都知道,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处于娱乐至死的状态,但周源则认为越是身处这样的时代和环境,越需要逆向思考。“当大家都在说互联网全民灌水和走向娱乐化,你会从直觉上发现高质量的信息是如此匮乏,如果能提供优质的内容和信息,一定会满足不少人的需求。”周源说。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周源,男,汉族,1980年12月18日出生,贵州贵阳人,先后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获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知乎创始人、CEO

      知乎创始人周源八字:他有怎样的命运轨迹,他的创业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未知
    • 0
    • 0
    • 0
    • 1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顺序查看
    • 热门排序
    • 随机排序
    • 做任务
    • 实时动态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